1999年,还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博士的刘庆峰带领18人的大学生团队,创办了科大讯飞。深耕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22年。刘庆峰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要加强基础研究,占领核心技术制高点。在源头技术持续突破的同时,持续推动系统性创新,通过多项关键技术的深度融合,去解决医疗、教育等社会刚需问题,促进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推广应用。
“人工智能的发展要紧扣科技创新、健康中国、因材施教、老年社会等‘时代命题’,通过系统性创新,去解决社会刚需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6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1999年,还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博士的刘庆峰带领18人的大学生团队,创办了科大讯飞。深耕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22年。刘庆峰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要加强基础研究,占领核心技术制高点。在源头技术持续突破的同时,持续推动系统性创新,通过多项关键技术的深度融合,去解决医疗、教育等社会刚需问题,促进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推广应用。
在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正发挥日益显著的赋能作用。刘庆峰告诉记者,以基层医疗中常见的慢性病为例,中国慢性病人口已超3亿,慢性病诊疗占医疗系统总负担超过70%。刘庆峰建议,应用新技术、新模式促进慢性病管理服务,惠及更多慢性病群体,提升居民健康获得感。
目前,刘庆峰率领的科研团队研发的全科辅助诊断系统——“智医助理”在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后,已应用覆盖中国27个省份280个区县,服务近5.3万名基层医生,累计提供辅助诊断超3.6亿次,在实际规模化应用中证明了人工智能可具备基层全科医师的诊疗水平,能够帮助家庭医生实现对慢性病人群的分级分层和有效管理。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解决部分残障人群的困难提供了解决方案。据刘庆峰介绍,利用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听障和视障儿童实现流畅沟通,这一技术方向目前已经在特殊教育学校和机构中推广和实践。刘庆峰建议,将多语种翻译技术和5G网络相结合,在全球率先开展无障碍智能通信服务,提供语音和手语字幕辅助功能,帮助听障人士“变听为看”,视障人士“变看为听”,助力消弭残障人群的“数字鸿沟”。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古人提倡的‘因材施教’教育理念提供了解决方案。”刘庆峰表示,通过自动评分批改技术、知识图谱技术、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每个学生的学情记录并精准分析,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刘庆峰建议,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把教学从依赖主观教学经验转向依据客观教学数据的精准教学,在为师生减负增效的同时,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
“人工智能产业的广阔前景和战略意义日益凸显,不仅引领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浪潮,而且像水和电一样深入了更多人的生活。”刘庆峰表示,未来,希望利用人工智能去解决更多社会关注的问题,比如利用人工智能加强青少年抑郁症全量筛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对老年人关爱能力等,让人工智能真正惠及每一个人。